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在肥隆重召开 助力工业铁路安全控制领域技术突破
7月21日下午,安徽省工业铁路安全控制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2025年学术委员会在工大高科成功召开。安徽省科技厅创新平台建设处副处长胡海明,省重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安徽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郭永存教授,省重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同济大学教授、国家铁路局“车站计算机联锁检验中心”主任徐中伟等多位专家参会,围绕实验室建设成果、技术创新方向及产业应用实践展开深度交流,为推动实验室在工业铁路安全控制领域的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发表了宝贵建议。

会议伊始,工大高科董事长魏臻教授首先介绍与会专家;随后,安徽省科技厅创新平台建设处胡海明副处长为会议致辞,从政策支持与行业发展角度,肯定了实验室服务国家战略、赋能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紧接着,省重实验室秘书长赵蕊围绕实验室当前工作进展作专题汇报,系统总结了实验室近3年以来的核心研究方向与阶段性成效。汇报中提到,实验室持续深化“产、学、研、用”融合,通过技术攻关与场景验证,已形成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成果,相关技术已在行业内示范应用,为工业铁路安全控制提供了关键支撑。
在技术分享环节,工大高科产品技术中心主任徐伟以“工业铁路安全技术研发”为主题,结合企业技术转化案例展开分享。工大高科创新发展研究院博士后研究员王峥则聚焦“工业铁路创新技术发展”,分享了实验室在无人驾驶AI感知、AI工业视觉大模型、多模态智能运维大模型、智能巡检机器人监测预警等方面的前沿探索与实践验证,相关成果已在实际场景中开展测试,为工业铁路的智能化升级提供了技术储备。


在交流环节,与会专家围绕实验室未来发展与产业需求展开热烈讨论,从成果转化、场景适配等多个层面提出多项建设性建议,包括:针对当前工业铁路领域普遍存在的"技术研发与产业应用衔接难"等核心瓶颈问题,联合主管部门、市场主体共同推动中试平台建设,通过搭建“研发-中试-量产”的全链条验证体系,有效打通实验室成果向产业化应用转化的关键瓶颈;针对煤矿、金属矿等场景环境复杂的实际痛点,针对极端环境下的安全需求,重点推进装备可靠性技术攻关,切实推动实验室研究成果与复杂场景需求的精准对接。整场讨论既有对行业共性问题的深度剖析,也有对具体技术路径的务实探讨,为实验室明确战略方向、优化研究布局提供了重要参考。

此次学术委员会不仅是对实验室阶段性成果的检验,更搭建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交流平台。实验室未来将持续发挥技术引领作用,以创新驱动安全,以协同促进发展,进一步强化技术转化能力,助力工业铁路安全控制领域的技术升级与产业进步,为我国工业铁路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科技支撑。
安徽省工业铁路安全控制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简介
安徽省工业铁路安全控制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以合肥工大高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依托单位,2010年由安徽省科技厅批复设立并对外开放运行。
自成立以来,实验室一直围绕国家战略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坚持“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我省智能制造、智慧矿山等优势产业的应用基础研究,涵盖矿井井下运输、铁路专用线、专用铁路的安全控制技术与装备研究。
近年来,实验室取得了高水平基础成果、良好应用成果,并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多次被评估为优秀。相关研究水平位居国内领先,对加速推动我省重点产业领域发展具有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
附件下载
相关新闻
魏臻董事长赴京参加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 | 为编纂生态环境法典建言献策
2025年9月9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工大高科董事长魏臻教授参加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会议期间,魏臻董事长与其他57位代表共同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的亲切接见,并发言献策。
2025-09-10
探索自主品牌国际化 | 工大高科(688367.SH)海外项目顺利开通
近日,工大高科承建的越南和发集团榕桔2钢厂铁路EPC项目正式开通运行,标志着工大高科自主研发的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系统在越南实现规模化应用,成为工大高科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重要里程碑。当前,大模型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国数字化、智能化服务正加速走向海外,工大高科顺势而为,于2025年连续在吉尔吉斯斯坦、新加坡等国承接多个行业龙头企业的智能化矿山及数字化建设项目,自主品牌国际化正逐步推进。
2025-09-09